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眼鏡、手機、望遠鏡、VR眼鏡等物品都離不開鏡片。同樣,無人機和衛星等飛行器也需要使用這些鏡片,而且這些精密設備對于配件的克重要求非常嚴格,而市面上高質量的鏡片又往往尺寸較厚,造價昂貴。
一款新型平面鏡片打破了現有局面,它的厚度只有人類頭發的千分之一,非常輕便,且成本優勢極高。這種平面鏡片將走出實驗室面向市場進行銷售。目前已研發出了幾種可生產此類平面鏡的技術,但仍需要考量這些技術是否適合某一具體應用。針對此問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納米科學和納米中心主任Urielamp;ensp;Levy教授和博士后Jacob Engelberg給出了答案:他們創建了一個衡量平面鏡技術和設計的標準方法,并已將其發布于《自然光子學》期刊。
因為傳統鏡片的特點是度數越高曲率越大、直徑越大鏡片越厚,所以對于手機、VR眼鏡和無人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來說,新型平面鏡片無論是在重量或尺寸方面都具有絕對優勢。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平面鏡生產技術,但是欠缺針對平面鏡的評估標準,也沒有形成一套被廣泛接受的標準對鏡片的適用范圍進行規范。同時,使用基于芯片制造的技術來生產這種新型鏡片是十分簡單的制造方法,這也使得新型鏡片將會更加物美價廉。
為了彌補目前新型鏡片評估標準的缺失,Uriel Levy教授和Jacobamp;ensp;Engelberg博士研發出了一種比較方案,他們表示:“采用我們給出的標準化評估方法將推動這一行業的未來發展?!?/p>